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于1984年成立,在湖北省同類院校中率先成立,2002年計算機基礎課實驗室通過湖北省教育廳評估。為了進一步改革實驗教學體系以适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要求,2007年3月學校率先在成立計算機軟件創新工程基地。在2007年6月學校同意建立校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目前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為主并能涵蓋全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實習的實踐基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依托優勢學科,結合學校人才培養計劃改革,通過整合實驗室資源,推進了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及内容的整合和優化,建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内容,将學科科研和教學優勢納入本科生實驗教學的各環節中,跨越課程界限設置綜合性實驗項目,結合科研和工程實踐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研究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主要承擔的課程有: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C程序設計、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基礎、計算機基礎(VB程序設計)、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等實驗課程數29門,其中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為精品課程。有216個實驗項目數。

    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已建立了計算機基礎課(硬件)實驗室、計算機基礎課(軟件)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數據庫實驗室、操作系統實驗室、接口技術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應用開發實驗室、軟件實驗室、微機原理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計算機應用與維護實驗室、計算機組裝實驗室、公共課實驗室、軟件創新工程基地,實驗室設置和布局基本合理。實驗用房使用面積3017.81平方米,目前擁有微型計算機、Sun工作站一台、三層網絡交換機、核心路由器等儀器設備2121台設備,總價值725萬元,實驗室環境清潔、整齊、衛生,實驗設施符合規範标準,基本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現有教師38人。博士1人,攻讀博士研究生6人,學曆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具有很好的發展勢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今後建設發展思路與規劃:面向21世紀科技發展,進一步構建新的計算機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融合、課内教學與課外指導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創建一流的教學實驗環境和條件,構建教育思想先進、學術水平高且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為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具有國際競争意識和創新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的綜合型科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将實驗室建成為省内具有一流師資、一流辦學條件、一流教改成果、一流教學質量的開放式實驗室。配合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成立若幹個新的實驗室。力争在兩年内再增加300萬教學設備,實驗室面積1000平方米,實驗整體環境與設施将完全依照教育部實驗室達标評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