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師範類)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2021版)
一、專業簡介
本專業是師範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本專業始建于1985年,是湖北省創辦最早的計算機專業之一。1999年,随着學校升格為全日制省屬普通本科師範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成為首批本科專業之一,同年9月招生。2016年,通過首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專項評估。2020年,開始“計算機類”大類招生,為學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二、專業代碼
專業代碼:080901,教育部編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2020年)》; 校内代碼:3101
三、培養目标
本專業依托黃岡基礎教育品牌優勢,傳承師範專業優良辦學傳統,立足黃岡、面向湖北、輻射全國,以青少年信息教育領域為服務面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适應我國基礎信息教育發展需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深厚的教育情懷、優秀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寬厚的自然科學基礎、紮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知識與技能、發散的計算思維與工程理念、豐富的創新意識與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寬廣的國際視野與前瞻性、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适應未來職業和社會發展,能夠進行初步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夠在基礎教育部門從事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科研、競賽、研究與管理的鄉鎮中學骨幹教師以及能夠從事科學研究、學科教育、開發應用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在畢業5年左右預期能達到以下目标:
3.1 師德素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有從事基礎教育的堅定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具備堅定的基礎教育教師職業信念,具有依法執教的意識;具備科學本質觀與科學素養,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裡素質、積極的人生态度和團隊合作精神,成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快發展”,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
3.2 教學能力: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教育教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基本技能,具有寬厚的學科基礎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社科素養與人格魅力;全面準确把握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标準的規定和要求,能夠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教育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并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能有效把控課堂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并持續改進,具有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力;能了解專業前沿信息,明确與其他學科、與社會實踐的聯系,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具備輔導學科競賽的能力,具備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的能力,以及應對危機和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3.3 教育能力:掌握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熟悉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勝任中學班主任工作,具備組織與開展班級主題活動和群團工作的能力,對學生開展學業指導、行為引導、心理疏導和生涯規劃指導;引導學生認識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态度,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能對信息技術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确的價值判斷;以正确的三觀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成為中國夢的築夢人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3.4發展能力:關注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發展前沿和基礎教育發展趨勢,具備參與國際會議、競賽與國際交流的能力;樂學善學、勤于反思,能夠根據時代與教育發展需求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專業發展理念;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能夠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反思來不斷完善教學;具備與教師、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與協作的知識和技能,珍愛生命,重視身心發展與健全人格的塑造,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四、畢業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按照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的總要求,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所規定的課程學習,且成績合格。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畢業生,應該達到如下8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4.1師德規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遵守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具有依法執教意識,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4.2 教育情懷。具有較高的教育情懷,有從教意願,積極投身鄉村教育事業,具有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價值觀;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工作細心、耐心,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4.3 學科素養。具有優秀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寬厚的自然科學基礎、紮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知識與技能、發散的計算思維與工程理念、豐富的創新意識與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了解計算學科的最新理論、技術、方法以及與其他學科、社會實踐的聯系,掌握基礎信息技術學科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程序設計能力,能夠适應未來職業和社會發展需求。
4.4 教學能力。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在教育實踐中,能夠依據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标準,針對中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認知特點,運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知識和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獲得教學體驗,具備學科競賽輔導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
4.5 班級指導。樹立德育為先理念,了解中學德育原理與方法;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基本方法;能夠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參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并獲得積極有效的體驗。
4.6 綜合育人。具有綜合育人的理念和能力,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和養成教育規律;理解中學信息技術學科育人價值,能夠有機結合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了解學校文化和教育活動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參與組織主題教育和社團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4.7 學會反思。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了解國内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态,能夠适應時代和教育發展需求,進行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創新意識,運用批判性思維方法,學會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4.8 溝通合作。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能夠借助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學實踐效果的提升;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與方法,具有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體驗。
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标對應關系矩陣分析 | ||||||||||||||||||||||||||||||||||||||
畢業要求 培養目标 | 8個指标 | |||||||||||||||||||||||||||||||||||||
師德規範 | 教育情懷 | 學科素養 | 教學能力 | 班級指導 | 綜合育人 | 學會反思 | 溝通合作 | |||||||||||||||||||||||||||||||
培養目标1 | H | H | L | L | M | M | L | L | ||||||||||||||||||||||||||||||
培養目标2 | M | M | H | H | L | L | M | M | ||||||||||||||||||||||||||||||
培養目标3 | M | M | L | L | H | H | M | M | ||||||||||||||||||||||||||||||
培養目标4 | M | M | L | L | L | L | H | H | ||||||||||||||||||||||||||||||
備注:H代表培養目标對畢業要求高支撐,M代表培養目标對畢業要求中支撐,L代表培養目标對畢業要求低支撐。 畢業要求指标點分解表
|
五、學制和學位
【本科學制4年,修業年限4~6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六、核心(課程及學位課程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标準與教材分析、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基礎、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學位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标準與教材分析、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七、學分、學時分配表
總學分169,總學時2800學時。其中理論學時1840,學分115,實踐學時960,實踐教學54學分,占總學分32%。
課程類别 | 課程 性質 | 學時 | 課時比例(%) | 學分 | 學分比例(%) | 學時分配 | 備注 | ||
理論 | 實踐 | ||||||||
通識教育課程 | 必修 | 552 | 19.71% | 31 | 18.34% | 432 | 120 | ||
選修 | 272 | 9.71% | 17 | 10.06% | 256 | 16 | |||
學科專業課程 | 必修 | 920 | 32.86% | 57.5 | 34.02% | 744 | 176 | ||
選修 | 200 | 7.14% | 12.5 | 7.40% | 120 | 80 | |||
教師教育課程 | 必修 | 352 | 12.57% | 20 | 11.83% | 256 | 96 | ||
選修 | 48 | 1.71% | 3 | 1.78% | 32 | 16 | |||
綜合實踐課程 | 第二課堂 | 必修 | 0 | 0.00% | 0 | 0.00% | 15個總積分 | ||
思政實踐 | 必修 | 48 | 1.71% | 3 | 1.78% | 48 | 32+2周 (48) | ||
體育實踐 | 必修 | 24 | 0.86% | 1 | 0.59% | 24 | 24 | ||
勞動教育 | 必修 | 32 | 1.14% | 2 | 1.18% | 32 | 2周 (32) | ||
專業實踐 | 必修 | 192 | 6.86% | 12 | 7.10% | 192 | 96+6周 (192) | ||
教育實踐 | 必修 | 160 | 5.71% | 10 | 5.92% | 160 | 18周 (160) | ||
合計 | 2800 | 100% | 169 | 100% | 1840 | 960 |
八、畢業要求與課程及教學活動關聯矩陣、能力培養與實踐教學活動關聯矩陣
畢業要求 課程體系 | 8個指标 | ||||||||
師德 規範 | 教育 情懷 | 學科 素養 | 教學 能力 | 班級 指導 | 綜合 育人 | 學會 反思 | 溝通 合作 | ||
通識教育課程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H | M | H | M | M | |||
中國近代史綱要 | H | M | M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H | M | M | H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H | H | M | M | |||||
形勢與政策 | H | M | H | M | |||||
大學外語 | H | L | M | H | |||||
大學體育與健康 | H | L | M | M | |||||
大學生安全教育 | H | M | H | M | |||||
軍事理論 | H | L | L | M | |||||
大學生就業指導 | M | H | M |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H | M | |||||||
高級office應用及多媒體技術 | M | H | H | M | M | ||||
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 | M | M | H | H | |||||
思政課程選修模塊 | H | H | H | H | M | M | |||
美育類課程模塊 | H | M | M | L | |||||
自然科學類課程模塊 | M | H | L | ||||||
社會科學類課程模塊 | L | H | M | ||||||
興趣愛好類課程模塊 | M | M | H | H | |||||
國際視野與語言能力模塊 | L | M | H | ||||||
學科專業課程 | 高等數學A | H | M | M | |||||
線性代數 | H | M | L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I) | H | M | M | M | |||||
大學物理B | H | M | L | L | |||||
離散數學 | L | H | M | ||||||
計算機電子技術基礎 | H | L | L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導論與職業發展規劃 | H | H | H | H | M | M | M | ||
計算機安全與專業安全教育 | H | H | M | M | M | M | M | ||
◆C語言程序設計 | M | H | M | M | |||||
◆數據結構 | M | H | M | L | L | ||||
◆計算機網絡 | M | M | H | H | L | ||||
◆操作系統 | M | H | H | H | M | M | M |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M | H | H | M | M | ||||
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M | H | M |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 M | H | |||||||
編譯原理 | M | H | M | L |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M | H | M | M | L | ||||
python編程技術 | M | H | M | M | M | ||||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 | M | M | H | L | L | ||||
軟件工程 | M | L | H | M | |||||
LINUX系統與編程 | M | H | M | M | |||||
創客與開源硬件 | M | H | M | M | L | ||||
教師教育課程 | 教育學基礎 | M | H | L | L | L | |||
中學生心理學 | H | M | L | M | H | ||||
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政策法規 | H | M | L | M | |||||
班級管理 | M | L | H | H | |||||
中學德育專題 | H | H | M | M | |||||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H | M | M | M |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 H | H | M | M | L | ||||
教育哲學 | H | M | L | ||||||
青春期教育 | M | M | L | ||||||
基礎教育改革專題 | H | M | M | M | |||||
家校溝通與家庭教育 | M | M | H | M | |||||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 M | H | H | H | M | L | |||
普通話 | L | H | M | ||||||
書寫基礎 | L | L | H | M | |||||
演講與口才 | M | L | M | ||||||
教師口語 | M | H | L | M | |||||
◆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标準與教材分析 | H | H | M | ||||||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基礎 | M | H | H | M | |||||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 | M | L | H | H | L | ||||
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 | M | H | H | L | M | ||||
綜合實踐環節 | 第二課堂成績單 | M | H | H | M | ||||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 | H | H | M | M | H | ||||
軍事訓練 | H | M | M | H | |||||
大學生體質測試 | H | H | M | ||||||
勞動教育與實踐 | L | M | L | M | H | ||||
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 | M | H | L | M | H | M | |||
創新創業實踐 | M | L | H | M | M | ||||
C語言程序課程設計 | M | H | H | H | |||||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 | M | H | H |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設計 | M | H | H | M | M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環節 | H | H | H | M | M |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見習 | H | H | L | H | H |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研習 | H | H | M | H | H | H |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實習 | H | H | M | H | H | H | H | H |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實訓 | H | H | M | M | M |
九、編寫說明
1、本培養方案的執行對象:2021級學生開始執行。
2、第二課堂成績單:0學分,1-8學完成《社會實踐和學生發展》第二課堂成績單的相關内容,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團委負責評定,總積分15個。
3、綜合實踐環節的《創新創業實踐(含素質拓展實踐)》中的證書認定部分規定如下:
(1)在3-8學期完成,2學分,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審核認定;
(2)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初級的認定為1學分,中級認定為2學分,高級認定為3學分;
(3)參加各項競賽得獎的證書,根據主辦機構或組織的檔次,學院主辦的記0.5學分,校級的記1學分,省級的記2學分,國家級的記3學分;
(4)參加各項技能等級考試,取得相應的證書,初級的記1學分,中級記2學分,高級的記3學分;其中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四級成績在425分(含425分)以上記2學分,六級成績在425分(含425分)以上記3學分;普通話等級考試,取得二乙等級記1學分,每高一等級增加一個學分;
(5)取得創新創業及相關證書記2學分。
(6)其他情況參照确定。
4、編寫
主 審:張 青、胡志華
主 編:劉 華、關玉蓉
副主編:魏銀珍、許元朋、塗焱楚、周 靜、張鵬程、餘志超、肖 飛
編 委:牛冀平、朱澤民、梁雪富、何中林、張瑞紅、周 芬、彭 紅、楊改貞、張 敏、呂建強、李寶珠、崔豔麗、孫飛、周妃等
校外專家:熊蔔光、董登豐、徐杏平、沈君勇等
校外調研:姜國松、胡永紅、胡志鋒
十、教學計劃進程表
課程類别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課程性質 | 學分 | 學時 | 開課學期 | 成績考核 | 開課單位 | 備注 | ||||||||||
小計 | 必修 | 選修 | 理論 | 實踐 | 考查 | 考試 | |||||||||||||
通識教育課程 | 公共必修課 | 2141200101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必修 | 3 | 3 | 48 | 2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1941200102 | 中國近代史綱要 | 必修 | 2 | 2 | 32 | 2 | √ | ||||||||||||
2141200103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必修 | 3 | 3 | 48 | 4 | √ | ||||||||||||
1941200104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必修 | 4 | 4 | 64 | 4 | √ | ||||||||||||
1941200105 | 形勢與政策 | 必修 | 2 | 2 | 32 | 1-4 | √ | 講座 | |||||||||||
1941300101 | 大學外語 | 必修 | 9 | 9 | 144 | 1-3 | √ | 外國語學院 | |||||||||||
1942500101 | 大學體育與健康 | 必修 | 4 | 4 | 120 | 1-4 | √ | 體育學院 | |||||||||||
1940000102 | 大學生安全教育 | 必修 | 1 | 1 | 16 | 1 | √ | 各學院 | 講座 | ||||||||||
1940000103 | 軍事理論 | 必修 | 2 | 2 | 32 | 2 | √ | 學工部 | |||||||||||
1940000105 | 大學生就業指導 | 必修 | 1 | 1 | 16 | 6 | √ | 各學院 | |||||||||||
通識選修課 | 2140000101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選修 | 2 | 2 | 32 | 2 | √ | 學工部 | ||||||||||
1643100103 | 高級office應用及多媒體技術 | 選修 | 3 | 3 | 32 | 16 | 2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0000103 | 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 | 選修 | 2 | 2 | 32 | 2-6 | √ | 各學院 | |||||||||||
模塊1 | 思政課程選修模塊 | 選修 | 2 | 2 | 32 | 2-6 | √ | 教務處,學生需按模塊選修相應學分 | |||||||||||
模塊2 | 美育類課程模塊 | 選修 | 2 | 2 | 32 | 2-6 | √ | ||||||||||||
模塊3 | 自然科學類課程模塊 | 選修 | 2 | 2 | 32 | 2-6 | 文史藝選自然科學模塊,理工選社會科學模塊 | ||||||||||||
社會科學類課程模塊 | 選修 | √ | |||||||||||||||||
模塊4 | 興趣愛好類課程模塊 | 選修 | 2 | 2 | 32 | 2-6 | √ | ||||||||||||
模塊5 | 國際視野與語言能力模塊 | 選修 | 2 | 2 | 32 | 2-6 | √ | ||||||||||||
通識教育課程小計 | 48 | 31 | 17 | 688 | 136 | ||||||||||||||
學科專業課程 | 專業基礎課 | 1942100201 | 高等數學A | 必修 | 9 | 9 | 144 | 1-2 |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理科專業必修,其他各專業根據專業培養要求選擇不同課程模塊 | ||||||||
1942100204 | 線性代數 | 必修 | 2 | 2 | 32 | 1-3 | √ | ||||||||||||
1942100205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I) | 必修 | 3 | 3 | 48 | 3-4 | √ | ||||||||||||
1942200202 | 大學物理B | 必修 | 4 | 4 | 48 | 16 | 2-3 | √ | 物理與電信學院 | ||||||||||
2043100202 | 離散數學 | 必修 | 3 | 3 | 48 | 3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3 | 計算機電子技術基礎 | 必修 | 4 | 4 | 48 | 16 | 2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1 | 計算機導論與職業發展規劃 | 必修 | 2 | 2 | 32 | 1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207 | 計算機安全與專業安全教育 | 必修 | 2.5 | 2.5 | 32 | 8 | 5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專業核心課 | 2043100204 | C語言程序設計 | 必修 | 5 | 5 | 48 | 32 | 1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5 | 數據結構 | 必修 | 4.5 | 4.5 | 56 | 16 | 2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6 | 計算機網絡 | 必修 | 3 | 3 | 32 | 16 | 3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7 | 操作系統 | 必修 | 4 | 4 | 48 | 16 | 4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8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必修 | 4 | 4 | 48 | 16 | 4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09 | 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必修 | 3 | 3 | 32 | 16 | 5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210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 必修 | 4.5 | 4.5 | 48 | 24 | 3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專業拓展課 | 2143101302 | 編譯原理 | 選修 | 3 | 3 | 32 | 16 | 5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05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選修 | 3 | 3 | 32 | 16 | 5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11 | python編程技術 | 選修 | 2.5 | 2.5 | 24 | 16 | 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07 |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 | 選修 | 4 | 4選2 | 4 | 16 | 16 | 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4選2,每門課程2學分,16+16 | ||||||||
2143101310 | 軟件工程 | 選修 | 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12 | LINUX系統與編程 | 選修 | 16 | 16 | 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13 | 創客與開源硬件 | 選修 | 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學科專業課程小計 | 70 | 57.5 | 12.5 | 864 | 256 | ||||||||||||||
教師教育課程 | 教育基礎課 | 1941700301 | 教育學基礎 | 必修 | 2 | 2 | 32 | 2/3,文2理3 | √ | 教育學院 | |||||||||
1941700302 | 中學生心理學 | 必修 | 3 | 3 | 48 | 2/3,理2文3 | √ | 教育學院 | |||||||||||
1941700303 | 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政策法規 | 必修 | 2 | 2 | 32 | 3/4,文3理4 | √ | 各學院/教育學院 | |||||||||||
1941700304 | 班級管理 | 必修 | 1 | 1 | 16 | 5/6,文5理6 | √ | 各學院/教育學院 | |||||||||||
1941700309 | 中學德育專題 | 必修 | 1 | 1 | 16 | 5/6 | √ | 教育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2141700314 |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必修 | 1 | 1 | 16 | 3/4 | √ | 教育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1941700308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 選修 | 2 | 2 | 32 | 5/6 | √ | 教育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1941700305 | 教育哲學 | 選修 | 3/4 | √ | 教育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1941700306 | 青春期教育 | 選修 | 3/4 | √ | 教育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1941700310 | 基礎教育改革專題 | 選修 | 5/6 | √ | 各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1941700311 | 家校溝通與家庭教育 | 選修 | 5/6 | √ | 各學院 | 專題形式1學分 | |||||||||||||
教師教育課程 | 教師技能課 | 1941700312 |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 必修 | 2 | 2 | 16 | 16 | 4/5,文理對開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1941100301 | 普通話 | 必修 | 1 | 1 | 32 | 1/2,文理對開 | √ | 文學院 | |||||||||||
1941400301 | 書寫基礎 | 必修 | 1 | 1 | 32 | 1/2,文理對開 | √ | 美術學院 | |||||||||||
1941100302 | 演講與口才 | 選修 | 1 | 1 | 16 | 3/4 | √ | 文學院 | |||||||||||
1940000303 | 教師口語 | 選修 | 3/4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學科教育課 | 1943101315 | ◆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标準與教材分析 | 必修 | 2 | 2 | 32 | 3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01 |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基礎 | 必修 | 2 | 2 | 16 | 16 | 4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02 |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 | 必修 | 1 | 1 | 16 | 5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303 | 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 | 必修 | 1 | 1 | 16 | 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教師教育課程小計 | 23 | 20 | 3 | 288 | 112 | ||||||||||||||
綜合實踐課程 | 第二課堂 | 1640000000 | 第二課堂成績單 | 必修 | 0 | 1-8 | √ | 團委 | 第二課堂15個積分,不計入總學分 | ||||||||||
思政實踐 | 1941200106 |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 | 必修 | 2 | 2 | 32 | 1-4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1640000101 | 軍事訓練 | 必修 | 1 | 1 | 2周 | √ | 學工部 | ||||||||||||
體育實踐 | 2140000410 | 大學生體質測試 | 必修 | 1 | 1 | 24 | 5-8 | √ | 體育學院 | ||||||||||
勞動教育 | 2140000401 | 勞動教育與實踐 | 必修 | 2 | 2 | ≥2周 | 1-4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專業實踐 | 1940000403 | 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 | 必修 | 6 | 6 | ≥6周 | 8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6周 | |||||||||
1940000404 | 創新創業實踐 | 必修 | 2 | 2 | 32 | 2-7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即課外科技活動 | ||||||||||
2043100401 | C語言程序課程設計 | 必修 | 1 | 1 | 16 | 2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402 |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 | 必修 | 1 | 1 | 16 | 3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043100403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設計 | 必修 | 1 | 1 | 16 | 4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214310141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環節 | 必修 | 1 | 1 | 16 | 5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
教育實踐 | 1940000406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見習 | 必修 | 10 | 1 | ≥18周 | 2-6 | √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 ≥40學時 | |||||||||
1940000408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研習 | 必修 | 2 | 5/6 | √ | ||||||||||||||
1940000407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實習 | 必修 | 6 | 7 | √ | ||||||||||||||
2140000409 | 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實訓 | 必修 | 1 | 2-6 | √ | ||||||||||||||
綜合實踐課程小計 | 28 | 28 | 0 | 0 | 456 | ||||||||||||||
總計 | 169 | 136.5 | 32.5 | 1840 | 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