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抗疫主題征文,計算機學子表心意

發布者:jsj發布時間:2020-05-12浏覽次數:387

書信意萬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也沒有一個春天不能到來。在這個全線抗疫的日子裡,我們計算機學子通過書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最美是逆行


親愛的一線工作者們:

      你們好!

      2020,這是個多麼圓滿的數字,可是2020年的春節并不讓人愉快。這是個非同尋常的春節,以往喧鬧的大街上靜悄悄的,幾乎沒有人影。

      春節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襲擊武漢,搞得人心惶惶。疫情漸漸地從武漢蔓延到全國,每天早上看到增加的确診人數、疑似病例、死亡人數,撥動着我們的心弦。在這非常時期,本該是家人團聚,是你們挺身而出,擋在疫情的最前面,是你們奮鬥在危險的前線,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護佑人民健康的堅固長城。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你們義無反顧、易水歌寒。這時,你們忘記了吃飯,忘記了休息,忘記了許多,卻始終沒有忘記救死扶傷這神聖的職責。你們肩并着肩,讓那堅強連着堅強,讓力量傳遞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難當頭,最美是逆行。全國各地一支支醫療隊伍前往湖北,無數醫療人員摩拳擦掌,紛紛請戰,在一份份請戰書上摁下一個個鮮紅的手印,表達着你們戰勝病毒的鐵血意志。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資,表明武漢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疫情,義無反顧投入戰鬥,這是我國醫務工作者的真實寫照。你們放棄休假,放棄陪伴家人,全他人遠離疫區,自己卻毅然決然成為逆行者前往救援,即使已有同事在這場戰鬥中被感染,但還是有無數醫護工作者前往湖北支援。新聞裡笑容腼腆的女護士說:“隻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大年三十工人們返崗生産口罩……

      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繼2003年抗擊SARS病毒之後,再次擔任疫情專家組組長親赴一線,為中央決策和疫情防治作出重大貢獻,剛剛在鏡頭前對所有人說完“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後,自己坐上了從武漢前往武漢的高鐵,星夜兼程,為的是不讓疫情更加嚴重,為的是患者的生命安全,為的是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一襲襲白衣,一顆顆熱血,一雙雙溫暖的手托起我們的希望,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疫情防禦中最靓的一條風景線。你們穿着厚厚的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整天,當摘下口罩時,臉上全是印痕,不過我相信那是最美的痕迹。有些白衣天使,為了更好地配合工作,甚至鼓起勇氣把留了多年的長發剪去,這多麼讓人心酸。還有的醫護人員勞累過度倒在了重症病房。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是人類與病毒的戰争,是一場極其殘酷的戰争!我們都知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你替我們負重前行!所謂白衣天使,隻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犧牲小家,成就大家,你們雖然逆風而行,卻向陽而生,綻放光彩。作為一名學生,又處在重災區的湖北黃岡,面對疫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隔離,不為國家添麻煩,在防控疫情上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我們看到了你們最美的逆行背影。2020,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來之際,我們經曆着這樣一個特殊的冬天,但是,正如英國著名作家、浪漫主義詩人珀西·比希·雪萊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冬天将要結束,春天馬上來臨,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也必将取得勝利。曙光已近,未來可期,衆志成城終可勝。待到山花爛漫時,讓我們同在花中笑。

       感謝有你們,向你們緻敬!

—— 陳穎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親愛的前線工作人員:

羅蘭曾言: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在此疫情期間,還有一種英雄主義,明知前方荊棘載途、千難萬險也毅然砥砺前行。隻因逆行,将大愛留于身後之人。

寒風肆虐的凜冽冬日裡,一場重災悄然而至。疫情蔓延,沉重恐怖氣氛之下,民衆惶惶不安,人人自危。勇毅之士挺身而出,便有千千萬萬與之呼應。以血肉之軀,以民族之精神,奔赴前線,赴湯蹈火。

鐵血男兒,铿锵玫瑰,是你們不顧親人的勸阻,不屑病毒的威脅。阖家團圓之時,呈上一份份逆風而行的請戰書。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是一份視死如歸的情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一份建功立業的豪情。而你們同樣大聲宣言:守住疫情作戰的主戰場,堅守崗位,絕不退縮!;你們堅定呼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你們鄭重承諾: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你們堅毅的神情,你們堅定的信念,你們堅決的态度傳遞出一份份民族的擔當,對人民的承諾,何不令人為之動容,為之敬佩!

是你,鐘南山院士。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态度應對災難。2003年抗擊SARS的戰鬥中,發出:把重症病人全都送到我這裡來!這般铿锵有力的聲音,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多年後的今日,疫情爆發,又是你聲明: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于是,118日傍晚,頂着84歲高齡的你義無反顧的坐上了趕往武漢防疫前線的列車。列車搖搖晃晃,如同他牽挂着民衆的心。

疫情之下,急診科科主任徐自強到相隔不到十米的發熱門診隔離區看值班的兒子徐秋筆,父子隔着防護服相互打氣。盡管厚重的水汽附在護目鏡上,仍然可以看到彼此堅毅的雙眸。此情此景,他們不僅是父子,更是為國為人民拼命的戰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我們看到:常德村民郝進一次性捐出了15000隻醫用口罩;大婚日子逃婚參與援建的袁緒強;在工地連續度過19個春節,依然第一時間請命參加會戰的蔣桂喜無數英雄勇赴險境,築起一道守護生命安全的穩固防護牆。他們,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

我們不會忘記,在這個漫長冬夜裡,你們這些為人民負重前行的逆行者,為人民披霜冒雪的守夜人。冬将盡,春可期。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疫情總會消散,迎接我們的将是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這般動人春色。

祝:身體健康,抗疫勝利!

——  嚴婉瓊



疫情有界,大愛無疆

——緻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敬愛的前線醫護人員:

      你們好!

      2020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了許多,春天也比往年來的要遲了許多。這個冬天,武漢沒有雪花為它裹上銀裝,卻有你們為它披上潔白的防護服,驅趕冬日的寒冷和人們心頭的陰霾。

今年年初,一場突發性的病毒——新型冠狀病毒以武漢為起點快速地襲擊了整個中國,湖北、廣東、浙江……全國各省相繼淪陷。病毒如同一群肆虐着的猛獸侵蝕着人們的健康,每一天的疫情感染确診人數、疑似人數、死亡人數都在更新,不,準确來說是在持續向上跳躍,跳得人膽戰心驚。而這時,是你們站了出來,冒着被感染的風險奔波行走在疫情的一線戰場。

      自疫情爆發,我在網絡上,電視上看到了鋪天蓋地的關于白衣天使的新聞,在這場與時間、與死神的較量中,你們沖鋒陷陣,舍小家,為大家,始終站在疫情的第一線。農曆大年三十,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夕,往往都是家人齊聚,其樂融融的。今年的我們沒有了阖家歡樂,但卻仍然可以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可你們,堅守在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你們卻隻能吃一頓簡陋到不行的年飯,甚至連正規的飯都算不上,都是些方便面、小餅幹,而且這頓年飯不是和家人一起,是和戰友,是和病毒一起。還有那些湖北以外的各省各市的醫護人員們,軍隊的軍人和軍醫們,你們在除夕夜離開家中,背上行囊,不遠萬裡,匆匆踏上征程,支援湖北,支援武漢,你們中有的人可能是一年中也隻有在新年才能與家人短暫的相聚。盡管如此,你們仍在疫情爆發時主動請戰,在請戰書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留下一個個鮮紅的手印,寫下那句“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肺炎的治療活動,不計酬勞,無論生死。”,喊出那句“祖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你笑着說:這像是一場考試,出卷的不是你,但是你們要去答卷了。可我覺得,這像是一場戰鬥,你們不知道前方會有多少敵人,但是你們知道後方有多少你們愛的人,所以你們告訴自己“不能退!”。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2020年的118日是小年,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擁擠的餐車内奔赴武漢,拉開的這場防疫戰的序幕,他建議大家“沒什麼事情不要去武漢”,但自己卻義無反顧地首先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防疫戰場上,醫護人員那一張張印着手印的請戰書;新聞裡,笑容腼腆的女護士樸素的語言:“隻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報道中,武漢醫生與家人隔離,白發老母親隔門叮囑時忍不住掉落的眼淚;除夕夜,各地醫護人員緊急集結趕往武漢時和家人告别的擁抱……你們不害怕嗎,是怕的吧,你們有的孩子還小,你們有的父母年歲已高,你們有的愛人還在等你……還有這麼多的牽挂,怎麼會不怕呢?可正是有這麼多的牽挂,你們才一定要鼓足勇氣克服害怕吧。我想起最近常常看到那句話“那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罷了。”親愛的醫護人員們,我看不見你們完整的面容,但我看得清你們眼底的堅定,17年前,為了抗擊非典,你們披甲上陣,守護一方,17年後,你們也定能再創輝煌!

      病毒無情,但人間有愛。因為有你們,我堅信此次疫情在全國人民的衆志成城下,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前線醫護人員們,我為你們祝福,願你們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們都可以獲得勝利平安歸來。

      身體健康,一切平安!

—— 張子涵




五嶽向上,江河不息

緻敬疫情中勇敢人們和偉大的祖國:

      “中國最大的幸運,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栉風沐雨,春華秋實。從唐山大地震的軍民一心到汶川地震的衆志成城,從03年非典的團結一緻再到如今武漢疫情的舉國共濟,無數個偉大而無私的人在災難中勇敢逆行,

     這片土地上,本沒有超級英雄,是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人挺身而出,他們散落在神州大地960萬平方公裡的每一寸土地上,他們用自己身上的光,把黑暗驅散,留下愛和希望。

      所以在這場無情恐怖的肺炎疫情中,我們并不覺害怕,因為我們知道“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鐘南山,李蘭娟走過峥嵘歲月,不改大愛初心,他們的身影依舊活躍在疫情前線、一線診室,他們的大愛仍播撒在這片土地上……

      李文亮,姜繼軍以生命與病毒鬥争,是無懼無畏無私的“疫情吹哨人”,在中國高效有力防控措施的背後,無數個偉大白衣天使化作蒼穹中的明星照亮黑暗……

      宋英傑,劉智明雖然生命已逝,但精神永存于世,從他們的家人朋友,到千千萬萬中華人民,他們在肺炎疫情中勇敢逆行,以其無私向人民傳遞着愛與希望……

      多難興邦古有之,在病毒的肆掠中,我看到了一個5000年文明古國、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大國所特有的魅力。全國一心,舉國相濟,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力财力物力第一時間集中疫區武漢,一支支精英醫療隊加入疫情一線,一車車救援物資抵達湖北,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火速建成,世界獨有的免費醫治政策迅速實施,“推遲開工開學”“鼓勵戴口罩,少出門”的号召高效落實,這同樣也是其他國家難于做到的。民族凝聚力散發着無比璀璨的光芒,照耀着華夏大地。

      魯迅先生曾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許許多多平凡的人也在為疫情作出貢獻。“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他們簽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穿上白衣大褂直奔疫情前線,留學生們和外國華人在世界各地積極尋找物資救助國内,全國各地主動發起捐贈救助活動,醫院中病人們主動成立後勤組幫助醫生減輕負擔,很多捐贈物資不留姓名的人們也在發着自己的一份光,還有許許多多堅守在村口路邊的基層幹部同樣也為疫情盡自己的一份力。一份份光,一份份熱終聚起十四億的防疫“火牆”,宛如萬裡長城永不倒。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正是魯迅先生所謂之“中國的脊梁”。在疫情的“風暴之眼”中,點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

      記得狄更斯在《雙城記》寫過: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等災難結束時,一切的陰霾都将随寒冬的冽冰消融去,春天會如約而至,

      彼時仍是五嶽向上,江河不息,泱泱中華,華彩四溢。

——安迪



最美的逆行者 

          —— 緻堂哥的一封信

親愛的堂哥:

      你好!

      許久未見,不知你近來是否安好?自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你一直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危險的地方總能看到你們的身影,困難的地方定會收到你們的援助。在這個不出門即為國家做貢獻的特殊時刻,你激流勇進挺身而出。為國家,你放棄假期,為社會,你抛棄安逸,為他人,你漠視自身安危。我始終堅信,你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輔警,一個普通的職業,在普通人看來平淡無奇,但在我看來,從事着這最平凡的職業的你身上散發着非凡的光輝。當我們還在家裡享受安逸時你早已奮戰在防疫前線,當我們還在思索如何消磨無聊時光時你卻早已忙得不可開交,當我們還在吃喝玩樂閑談聊天時你卻因疫情危急而顧不上吃飯。人們都說醫護工作者是白衣天使,但在我眼裡你們比他們更偉大,你們是醫護工作者和百姓的守護神。有了你們,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得以及時有效的開展,物資才能得到有效的運輸,百姓才能在家安心靜待春暖花開。

     随着疫情阻擊戰的持續進行,令人悲痛之事也接踵而至,确診病例突破八萬,幾千名醫護人員也不幸被感染,四百多名民輔警因公殉職,這是多麼令人悲痛的一系列數據啊,讓人看了不禁黯然神傷。為了我們的安全,你們犧牲了四百零四名戰友。每當聽到這些,人們都會聞之而泣,那些眼淚不僅是悲痛的淚,更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的淚。在這危難之際,是你們缪力同心、團結協作、不懼危險、迎難而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艱辛的付出為民衆築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你們所想不過保護民衆,絲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你們是人民的英雄,是值得敬佩的人, 是最美的逆行者。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你們,不僅埋頭苦幹,拼命硬幹,更是在為民請命。輔警既要保障基本生活運輸,又要合理控制人流車流量,甚至還要護送病人,不僅肩負了國家的責任,還承擔了人民的希望。輔警已經成為了連接醫護工作者和人民百姓的橋梁。或許你們的名字不會被記住,但你們的犧牲與付出大家有目共睹,這些是時光和歲月無法抹去的,定會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廣大人民群衆的心中,你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萬衆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我相信萬衆一心定能戰勝病魔,獲得戰疫的勝利。衆志成城攜手并肩前行,齊心協力共創溫暖人間。

     此緻敬禮!

—— 文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