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熱火朝天 排球場上顯身手

發布者:jsj發布時間:2019-03-19浏覽次數:296

排球是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球場呈長方形,中間隔有高網,比賽雙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場的一方,球員用手把球從網上空打來打去。排球運動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殼,橡膠做膽,大小和足球相似。


為豐富廣大學生的課外生活,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團體合作能力。我院學生于三月十九日參加了學院組織的“3+3”(三個男生+三個女生)排球賽。

       未開賽之前,賽場上早已人頭攢動,各班的觀衆聚集在賽場周圍翹首以待這一場場精彩的賽事,各班的拉拉隊也很早做好了準備。

中午十二點一十五,清脆的哨聲響起,比賽正式開始。場下學生們為隊員的加油聲此起彼伏。被同學們的熱情感染,隊員們在場上揮汗如雨 相互之間的配合,沉着冷靜,積極拼搶,不僅彈跳好,速度快,爆發力也強。給我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比賽。

場上的比賽如火如荼,場下的觀衆也激情四益,有的搖旗呐喊,有的鼓掌助威,場面非常熱烈,每一個球都牽動着他們的心。加油聲,呐喊聲,助威聲接連不斷,将比賽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排球小知識

這項運動源于美國,189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舊稱麻省)霍利約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體育工作人員發明的。 [1] 初期,排球被稱為Mintonette(小網子之意)。1896年,霍爾斯泰德教授根據比賽特點,提議改為Volleyball(空中擊球),即現代國際通用名稱Volleyball(排球)。當時的正式用球圓周為25~27英寸(約63.5~68.8厘米),重量為9~12盎司(約255~346克)。現代國際比賽用球的材料和制作工藝有很大改變,但球的規格還和以前差不多。

主要特點

一、群衆性

排球場地設備簡單,比賽規則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場上比賽和訓練,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動,運動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齡、不同性别、不同體質、不同訓練程度的人。 [6] 

二、全面性

規則規定,每個隊員都要進行位置輪轉,既要到前排扣球與攔網,又要輪到後排防守與接應。要求每個隊員必須全面地掌握各項技術,能在各個位置上比賽。

三、技巧性

規則規定,比賽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連擊。擊球時間的短暫,擊球空間的多變,決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四、對抗性

排球比賽中,雙方的攻防轉換始終是在激烈的對抗中進行。高水平比賽中,對抗的焦點在網上的扣攔上。在一場比賽中,奪取一分往往需要經過多個回合的交鋒。水平越高的比賽,對抗争奪也越激烈。

五、兩重性

排球是多種技術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項目,這種情況在決勝局比賽中更加突出,所以說每項技術都具有攻防的兩重性,因此,要求技術既要有攻擊性,又要有準确性。

六、集體性

排球比賽是集體比賽項目,除發球外,都是在集體配合中進行的。沒有嚴密的集體配合,再好的個人技術也難以發揮,更無法發揮戰術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隊,集體配合就越嚴密。


賽制規定

4局比賽采用25分制,每個隊隻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時超過對方2分時 ,才勝1局。

正式比賽采用53勝制,決勝局的比賽采用15分制,一隊先得8分後,兩隊交換場區,按原位置順序繼續比賽到結束。

在決勝局(第五局)的比賽,先獲15分并領先對隊2分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