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政府工作怎麼幹?湖北省省長王曉東提出“五個敢”

發布者:jsj發布時間:2019-01-21浏覽次數:202

2019年全省政府工作怎麼幹?湖北省省長王曉東提出“五個敢”

(圖為:會議現場)

2017年,新任湖北省省長王曉東在省“兩會“閉幕後,提出政府工作要堅持“五個幹”(上下同欲對标幹、突出重點精準幹、撸起袖子加油幹、遵循規律科學幹、撲下身子務實幹)。

2018年,湖北省新一屆政府成立,省長王曉東提出,當好新時代答卷人,答好新時代“五張卷”(政治卷、發展卷、改革卷、民生卷、作風卷)。

2019年,新中國70華誕的大慶之年,經濟爬坡過坎的大考之年,政府工作該怎麼幹?118日,省政府召開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省長王曉東提出堅持“五個敢”(敢字當頭、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敢于鬥争、敢于擔當),推動政府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以下為講話全文:

在省政府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省委副書記、省長  王曉東

2019118

  今年是新中國70華誕大慶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經濟爬坡過坎的大考之年,抓好落實比什麼時候都重要。怎麼抓好落實呢?

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要“敢抓敢管”“敢于鬥争、敢于勝利”“敢于擔當”。這些重要論斷和重要要求,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視察湖北深情寄語:“各級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要練就過硬作風,推進工作要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要雷厲風行、見底見效,面對難題要敢抓敢管、敢于擔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強調:“要培養鬥争精神,始終保持共産黨員敢于鬥争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要傾聽基層幹部心聲,讓敢擔當有作為的幹部有幹勁、有奔頭。”

  今年《求是》雜志第2期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署名文章指出:“幹部敢于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

  可見,“敢”字在習近平總書記心目中的份量極重。無論是應對當前嚴峻複雜形勢,還是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都需要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強化“敢”的精神氣質。這裡,我強調“堅持五個敢”,與大家共勉。

(圖為: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

  改革開放之初,面對複雜形勢,鄧小平同志着重強調:“要敢字當頭,橫下一條心。”正是憑着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我們黨帶領人民書寫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壯麗史詩。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号召全黨要學習鄧小平敢字當頭、不斷開拓創新的政治勇氣。當前,我們正面臨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果沒有敢字當頭的魄力,沒有革故鼎新的勇毅,就不可能開創新局、譜寫新篇。

  增強敢字當頭的政治定力

  這是“敢”的政治基礎。敢字當頭,首先體現在政治上堅如磐石。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首要前提。政治标準是衡量領導幹部的首要标準,政治過硬是領導幹部的首要政治品質和政治生命線。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毫不動搖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

  毫不動搖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從中汲取偉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

  毫不動搖把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和省委工作部署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形勢越是複雜,越要堅定不移聽從黨中央号令,越要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堅決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

  增強敢字當頭的工作魄力

  是“敢”的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要有所作為、有所進步,就要敢于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難,自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幹工作,沒有一股子氣、一股子勁,沒有機遇面前奮力拼搶、困難面前奮不顧身,就很難有大的作為。為什麼有的地方招商引資紅紅火火,而有的地方冷冷清清?要害在于是“敢”字當頭,還是“怕”字當頭。現在,怕出事、怕失誤、怕問責、怕擔風險,不是個别現象。怕這怕那,就是不怕贻誤事業,不怕耽誤發展。幹部怕事、不好好幹事,就是庸官懶官,就是腐敗。當領導幹部就要有幹事的魄力,有敢于拍闆、敢于扛事的擔當。

  要敢于創造性抓落實,在領悟吃透上級精神上下功夫,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找準結合點創造性推進工作。對上級精神照搬照轉、照本宣科、“上下一般粗”,看似百分之百貫徹落實,最終必然演變成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決防止空喊政治口号的形式主義,堅決防止簡單粗暴的命令主義,大力克服慢動作、跟不上現象。

  要敢于果斷大膽決策。“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一事當前,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就會贻誤戰機。看準了的事,隻要符合大政方針、符合基層實際、符合群衆利益,就要堅決幹、大膽闖、大膽試。

  要敢于争當主攻手,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抓,打通堵點、破除阻礙,見功見效。

  增強敢字當頭的奮鬥動力

  這是“敢”的時代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工作成效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幹部的精神狀态。拼搏和奮鬥是荊楚兒女的精神基因。湖北的發展史,就是一代代湖北人筚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奮鬥史。拼搏和奮鬥,更是開啟湖北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鑰匙。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難度很大,十分艱巨,需要我們始終保持努力奮進的狀态、努力奔跑的姿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拿穩接力棒,跑好接力賽。探索就有可能失誤,做事就有可能出錯,洗碗越多摔碗的幾率就越大。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和激勵機制,讓廣大幹部放心放膽幹事創業。對基層幹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激發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

  二、堅持敢闖敢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路都是闖出來的,成績都是幹出來的。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考卷,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改革之路走得更實、開放之門開得更大。

  更大力度推進思想再解放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隻有解放思想,才能引領改革和發展突破。思想束縛是最大的束縛,思想解放是最大的解放,思想力量是最大的力量。新的改革實踐、新的發展任務,需要新的思想解放。湖北有“敢為天下先”“敢打第一槍”的首創精神,曾經創造了“對内搞活看漢正街”的改革樣闆。但是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改革開放上總有“慢半拍”的感覺,歸根到底還是思想解放不夠。思想不解放,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症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着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發展舉措。當前,我們解放思想最為關鍵的是,全面對标對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找思想差距、補認識短闆,真正把思想再解放作為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起始點和突破口,在思想解放中精準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再深入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越是風險挑戰增多,越是要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加速突破,以“一馬當先”引領“萬馬奔騰”。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牢牢把握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為重點,推動相關改革走深走實。區域發展的競争,本質上是營商環境的競争。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目前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倒逼各地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大力度、動真格。如果我省輸掉營商環境的競賽,輸掉的将是高質量發展未來。勇于推進改革,就要敢于自我革命,堅持刀刃向内,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再擴大

  高速度增長需要開放,高質量發展更需要開放。我省開放條件好,但對外開放程度低,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利用得很不夠。打造中部強大市場,必須把擴大開放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大規模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更深層次推進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自貿區是改革開放的最佳試驗田,這塊田種不好,意味着我們将在改革開放再啟航中落後于人。自貿區要主動承擔重大改革試驗任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全面完成國家賦予的改革試驗任務,創造更多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

  三、堅持敢為人先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調研時強調,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這不僅是對廣東的要求,對湖北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特殊要求、特别期望,實質上是要求我們敢為人先、奮發有為,勇立潮頭、追求卓越。

  奮力在搶抓機遇中争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用大篇幅深刻闡述了重大戰略機遇期及其新内涵,這是向我們釋放的最大預期、最大信心、最大紅利。當前,同全國一樣,湖北正處于并将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重要戰略機遇期就是發展黃金期。但機遇不是天上掉餡餅,抓機遇如逆水行舟、滾石上山。實踐充分證明,抓住了機遇,就會促進發展;錯失了機遇,就會導緻落後。要充分認識到機遇具有強烈的選擇性,總是偏向有準備的一方;充分認識到機遇具有鮮明的辯證性,抓住了就是機,抓不住就是危;充分認識到機遇不會主動送上門,能否抓住機遇關鍵靠拼靠搶。我們要善于從變化中發現機遇,從問題中看到空間,從短闆中挖掘潛力。既在戰略上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以不變應萬變;又在戰術上嚴陣以待,以變應變、變中求進。

  奮力在區域和産業戰略布局實施中争先

  “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的區域和産業戰略布局,是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重大戰略的實施,就是區域發展競争的主戰場。誰能勝出,要在戰略落地見效中比高低、見分曉。高質量發展是淘汰賽,有的會崛起,有的會掉隊,區域發展格局因此會重塑。我相信,誰都不希望掉隊,誰都想走在前列。是進、是退,關鍵在于各地如何奔跑、如何拼搏。既不能把不切實際的高指标、高速度看成是敢為人先,也不能把碌碌無為的低指标、低速度當成是實事求是。高質量發展還是耐力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為功。落實區域和産業戰略布局,關鍵在投資,重點在項目。要“五資登科”,争國資、活民資、推融資、引外資、強合資。要找準發展的短闆、民生的痛點、未來的增長點,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政府工作報告點了不少具體項目,必須全面落實。今年要開展項目拉練活動,形成比學趕超、你追我趕的氛圍,更大力度激發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熱情。

  奮力在發揮比較優勢中争先

  湖北的比較優勢是什麼?主要是科教優勢、工業優勢、市場優勢。推進高質量發展,關鍵要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重點要做到“三個激活”:

激活創新優勢。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強調:“湖北是科教大省,創新資源豐富,要把這個優勢利用好、發揮好,在創新驅動發展上多出成績。”要着力破解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兩張皮”,強壯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兩條腿”。最近,省政府出台了《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就是要從政策舉措上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激活制造優勢。制造業是湖北的家底和本錢,是強省之基。我們曾經靠一批“漢陽造”“武字頭”打出了湖北制造的品牌,未來靠什麼擦亮湖北制造名片?習近平總書記明确要求,中部地區要夯實制造業基礎,延伸産業鍊,完善産業體系。我們要當仁不讓,承擔更大的責任,争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以十大重點産業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重振湖北制造雄風。

  激活市場優勢。市場規模是技術進步和創新的源泉。我們提出培育中部強大市場,把武漢打造成内陸消費中心。這是立足現實、着眼長遠、謀求湖北未來優勢的重要戰略舉措。各地各部門尤其是武漢,要拿出紮紮實實的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四、堅持敢于鬥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我們必須時刻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必須讓我們的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保持鬥争精神、增強鬥争本領。”新時代要幹出新作為,既要敢沖敢打、敢抓敢管,也要善謀善為、善作善成。

  保持鬥争精神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争。敢于鬥争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敢于鬥争不是喊口号,而是要體現在具體行動上。面對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劍,做敢于鬥争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面對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要牢記黨和人民重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敢于面對挑戰、承擔風險、迎難而上、排難而進,不回避疑難雜症,不懼怕矛盾問題,始終保持“同困難鬥争”的精氣神。

  增強鬥争本領

  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幹事創業、攻堅克難,不僅要政治過硬,也必須本領高強。沒有“幾把刷子”,一副好牌也會打成爛牌。能力提升永遠在路上,必須持續升級、不斷擴容。學習靠自覺,每一個人都要有本領恐慌的緊迫感危機感,重新學習、持續學習、系統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攥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把金鑰匙,準确運用和把握蘊含其中的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學以鑄魂、學以提能、學以緻用。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要幹成事,就要敢于到困難最突出、情況最複雜、矛盾最尖銳的地方,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努力成為解決矛盾問題的能手。

  掌握辯證方法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産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當前,我們面臨許多兩難、多難問題。比如,在與企業家打交道中,如何做到既親又清;在長江大保護中,如何守住生态和發展兩條底線;在保護幹部積極性方面,如何把握好嚴管與厚愛的尺度,等等。這都需要增強辯證思維能力。要把握好“三論”:一是“兩點論”,善于處理局部與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作出最有利的戰略抉擇。二是“重點論”,正确處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堅持抓重點、促一般、帶全局。三是“轉化論”,掌握矛盾運動的規律,化危為機、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推進各項工作向最有利的方向轉化,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效果。

  五、堅持敢于擔當

好幹部二十字标準中,“敢于擔當”是重要一條。現在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鐵肩膀。

  勇于擔責履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記者采訪時,曾經向世界宣示,他的執政理念就是“為人民服務、擔負起該擔當的責任”。總書記作出了表率,我們必須對标看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是抽象的口号,必須體現在履職盡責中,體現在具體行為中。面對責任重擔,是否敢接燙手山芋、敢闖新路險關,是對一個幹部政治素質的重要檢驗。在座的都是關鍵少數,必須承擔關鍵責任,把改革之責、發展之責、穩定之責、民生之責具體化、項目化、清單化,确保每一個責任都落細落地、每一個承諾都得到兌現。省政府辦公廳已對政府工作報告任務進行了分解。各地各部門要制定好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強力推進,持續“擰螺絲”,重錘“釘釘子”,全面抓到位。

  勇于擔難破難

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嚴峻,不确定性更凸顯,矛盾和問題更突出。“難”極有可能成為今年的一個高頻詞。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職責所在,難度再大也要迎上去,困難再多也要往前闖。我們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萬全準備,争取最好結果。對貿易摩擦、轉型升級、項目建設、脫貧攻堅、風險防範、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政府系統幹部決不能當“鴕鳥”,玩軟、拖、躲、退的“猾吏”作派,務必帶頭啃硬骨頭,做到困難面前不退縮,矛盾面前不繞道,當好“施工隊長”。要把破解難題的過程變成創造機遇的過程,把化解矛盾的過程變成加快發展的過程,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勇于從嚴從實

打鐵必須自身硬。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都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勇于向頑瘴痼疾開刀,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抵制和反對一切消極腐敗現象。把刹住“四風”作為鞏固黨心民心的重要途徑,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落實國務院“約法三章”,拿出恒心和韌勁,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持續推進作風好轉。把深入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功,養成深入調研的好習慣,提高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實能力。現在,檢查督察過多過濫,重“痕”不重“績”,留“迹”不留“心”。要統籌規範督查考核頻次,嚴格控制索要材料報表總量,切實提高抓落實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大幅減輕基層幹部負擔。

  部署當前重點工作

(圖為:會議現場)

01

  确保“開門紅”。開局事關全局,首季關系全年。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應對複雜形勢挑戰的客觀需要,是确保全面實現目标的基礎條件。要搶抓時間窗口,抓早抓緊抓實生産要素調度、預算資金使用、财政轉移支付、重大項目建設等,隻争朝夕加油幹、确保實現開門紅。

02

  确保安全穩定。加強隐患和矛盾排查,堅決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03

  确保群衆節日生活。保障物資供應,保持物價穩定。強化農民工欠薪治理,讓農民工拿到錢回家過年。做好困難群衆救助幫扶等工作,讓廣大群衆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原文鍊接:http://news.cnhubei.com/zhengwu/p/1016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