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同志有關共産黨員加強自我改造和黨性修養的論述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6-12-23浏覽次數:1962


    一、共産黨員為什麼要加強自我改造
做了共産黨員,是不是就一切都合乎工人階級的立場和思想了呢?不是的。也許我們主觀上覺得是為工人階級了,但有時我們的工作犯了錯誤,實行的政策有了偏差,說明我們還不是真正站穩了工人階級立場。這種情況是常有的。我們過去發生的右的或“左”的錯誤,就是離開了工人階級立場對反動階級遷就,或者是把自己這個階級孤立起來。拿我個人來說,就有過多次這樣的經驗教訓。正是因為有過這樣的錯誤,才使自己受到更多的教育。工人階級立場不是那麼容易站穩的,需要長期地摸索、學習、鍛煉。
            《關于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1951年9月29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67頁
 
    拿我自己說,受共産黨教育三十多年了,是不是資産階級思想殘餘已經完全沒有了呢?不是的,甚至于封建思想殘餘有時候腦子裡還蹦一點出來。有的時候,說話沒有經過仔細考慮,講了錯話,或是工作上發生一些偏見,這是為什麼呢?有的就是因為思想上還有舊的殘餘,或者說舊思想的影響還存在。
           《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5月26日),
           《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58頁
    不能認為成了共産黨員的知識分子就一定是完全改造好了。他們信仰共産主義,服從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願意從事工人階級的事業,這是一回事;至于思想作風上的一些毛病,需要通過長期改造來克服,這又是一回事。當然,覺悟高,學習好,在實踐中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的,改造得就快一些。覺悟低,學習差,不善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的,改造得就慢一些。
           《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5月26日),
           《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58頁
  
    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停頓就是落後,落後就要思想生鏽。共産黨員也是一樣。
           《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5月26日),
           《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60頁
   
    我們的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确的黨,但從我們個人來說,還是不成熟、不完全的馬克思主義者。共産黨人還會如此,如何能責備一般的非黨朋友呢?自己虛心一些,幫助别人就好辦一些。思想改造是長期的,從舊社會脫胎出來的新社會,哪能一下子就改造好?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1961年6月19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33頁
    思想改造是長期的任務。這裡所說的改造,是從團結出發,并且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的。不要怕聽改造這兩個字。改造,包括對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習慣勢力的改造。一個共産黨員如果以為自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好的共産黨員。我常說,改造沒個完,一直到死,那時也不能說改造夠了,隻是比現在好一點。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1961年6月19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34-335頁
 
    天下沒有完人,覺悟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因此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無産階級有自己的階級本性,反抗剝削壓迫,思想先進,但要發展成為有高度覺悟性、戰鬥性、組織性的階級,也要進行自我改造。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生活在一個社會裡,不能不受資産階級思想意識和習慣勢力的影響,而且還有封建的影響。所以,無産階級、共産黨要不斷消除自己隊伍中的非無産階級思想影響,把舊的東西剔除掉。隻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
             《論知識分子問題》(1962年3月2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59頁
 
    所有的人包括共産黨員在内都要自我改造。改造有性質上和程度上的不同。人民内部的改造,隻有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性質上的不同。舊東西多的多改,舊東西少的少改,去掉壞的影響。
            《論知識分子問題》(1962年3月2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67-368頁
 
    黨員要承認我們有很多事情還不知道,知識還有限。我們的确是要做到老學到老,改造無止境。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有進步。我們難道都改造好了嗎?不可能的,總有些渣滓,總有點需要改造的,有自覺我們才能進步。這方面要求共産黨員應該嚴一些。如果說“嚴于責己,寬于責人”,對共産黨員就應該要求嚴些。
         《我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新發展》
        (1962年4月18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94頁
 
    領導威信不是從掩飾錯誤中而是從改正錯誤中提高起來的;不是從自吹自擂中而是從埋頭苦幹中培養起來的。工作信心,改正錯誤後隻會增強,不會減弱。隻有那種要虛榮愛面子的人才會怕揭發錯誤呢!
               《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1943年4月22日),
               《周恩來選集》上卷第131頁
 
二、共産黨員特别是黨員領導幹部要過好“五關”: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
(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甯靜勿雜,甯專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
(三)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适當,要注意檢讨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
(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鬥争。
(五)适當的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
    過社會關。一般總是講思想、政治兩關,我特别提出後三關(指過社會關、親屬關、生活關),是因為中國這個社會極其複雜,我們還有改造社會的任務。在這個社會裡,舊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的習慣勢力,很容易影響你,沾染你,侵蝕你,如果失去警惕,這些東西就會乘虛而入。所以改造社會的任務是很艱巨的,處在領導地位的同志擔子更重……你能把社會改造好,自己也就得到改造了。不然,是你影響它,還是它影響你?《霓虹燈下的哨兵》中說,是資産階級改造我們,還是我們改造資産階級?這段劇詞說得好。你改造了它,它又影響了你,互相改造,這是個長期的反複的鬥争。而且,你在這個地方過好了社會關,換一個環境,那個地方的舊勢力、舊習慣又影響你。你在國内過好了社會關,到了香港或是到外國去又變化了。所以過社會關要有精神準備,要有長期奮鬥的決心。
                       《過好“五關”》(1963年5月29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5-426頁
    過親屬關。不隻是直系親屬,還有本家,還有親戚。對親屬,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一個領導幹部首先要回答和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解決得不好,你不能影響他,他倒可能影響你。我看,解決親屬問題的最好辦法主要是依靠社會,由社會去鍛煉他,改造他。要相信社會的力量。過親屬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天天跟你生活在一起的總有這麼幾口子。特别是幹部子弟,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這個問題十分重要。我呼籲我們的領導幹部,首先是我也在内的這407個人(指當時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及國務院73個直屬機關的主要領導幹部)應該做出一點表率來。不要造出一批少爺。老爺固然要反對,少爺也要反對,不然我們對後代不好交代。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不象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那樣,但是曆史也可以借鑒。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可是他溺愛秦二世,結果秦王朝就亡在秦二世。我們決不能使自己的子弟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包袱,阻礙我們的事業前進。對于幹部子弟,要求高、責備嚴是應該的,這樣有好處,可以督促他們進步。
            《過好“五關”》(1963年5月29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6-427頁
 
    過生活關。生活關分兩種: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幹部應該知足常樂,要覺得自己的物質待遇夠了,甚至于過了,覺得少一點好,人家分給我們的多了就應該居之不安。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這樣,我們就會心情舒暢,才能在個人身上節約,給集體增加福利,為國家增加積累,才能把我們的國家更快地建設成一個社會主義強國。精神生活方面,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産主義事業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這樣,我們的政治責任感就會加強,精神境界就會高尚。
              《過好“五關”》 (1963年5月29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7頁
 
    總之,對個人來說,這“五關”不是一次就能過了的,而是長期的。我們的領導幹部要認真對待,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過好“五關”。
                       《過好“五關”》(1963年5月29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28頁
 
    三、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從自我批評開始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态度和決心,即犯了錯誤,就檢讨,認識錯誤的根源,在行動中改正錯誤。有了犯錯誤的經驗,就可以少犯以至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當然不可能一次就改得好,犯了一次可能再犯,但總可以改正吧!犯了錯誤,不要當作包袱,要把它丢開。丢開了還不算,還應該公之于衆,作自我批評。這不僅可以教育自己,同時也能幫助别人少犯這樣的錯誤。
             《關于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1951年9月29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60頁
 
    自己做錯的事,自己總是知道的。有些話,有些事,一時想不起來,多回憶幾次,重要的總會記起來的,同志們也可以幫助對出來的。自己反省,一定要用黨的尺度來衡量,并且要準備經過一個認識、鬥争和痛苦的過程。屬于思想覺悟方面,可能因為認識的關系,一個時候将“是”當成“非”,或者挖得不深,等到認識進步了,自然允許修正或者改變。一旦認識自己是錯了,當然很痛苦,但應該勇敢地承認錯誤,改正過去的看法。所以思想覺悟會有一個過程,認識上的是與非、深與淺會有改變的。可是,若屬于思想本質的問題,則不能容許把有當成無,把黑的當成白的,這是一想一看就知道的啊!
            《增強黨的團結,反對資産階級個人主義》
(1954年2月10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26頁
 
    要真正搞好民主生活,一個重要的武器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從自我批評開始。人總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處,看到自己的長處。應該反過來,多看人家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這樣不僅能使自己進步,也能幫助别人進步。人家看你作自我批評,他也會作自我批評了。不然,光批評别人,你批評我,我批評你,很容易争吵起來。本來學習是為了團結,結果争吵一堂,不歡而散,反而對團結不利。假使都作自我批評,那怎麼會争吵起來呢?結果隻會更加團結。為了團結起見,為了進步起見,應該以身作則,先從自我批評開始。
            《關于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1951年9月29日),
            《周恩來教育文選》第63頁
 
    作自我批評的人,決心去掉包袱的人,就應該有這個準備,準備在一個時期内遭到冷遇。這不要緊,這正可以促進你自己的反省。等到人家改變了态度歡迎你的時候,你就會得到安慰,彼此之間就會團結得更好。過去,因為身後藏着尾巴,随時怕人看穿,終日提心吊膽,人家稱贊你,你表面上裝着很高興,心裡面卻有點跳。所以,敢于徹底批判自己,那是會有好處的。我們所說的徹底批判,不是誇誇其談,嘩衆取寵,說一番空話,不聯系實際,聽起來好聽,卻沒有實際内容。這種所謂的自我批評是不好的。我們要聯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做深刻的檢讨。批評自己重一點不要緊,但批評人家時,要先肯定人家的長處,然後再批評人家的短處。批評人家的短處時,要抓住主要的,不要吹毛求疵,找小毛病。這樣。團結就能增強,學習就能進步。
            《關于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1951年9月29日),
            《周恩來教育文一選》第64頁
    共産黨人是靠集體生活的,一個人如果平常批評不得,或者不将心事告人,這個人的短處或弱點就很難在平時得到補救。這種人不犯錯誤則已,一犯就會摔大跤,犯大錯誤,而他的短處或弱點也正在這個時候才會徹底暴露。
            《增強黨的團結,反對資産階級個人主義》
(1954年2月10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27頁
 
    真正的共産黨員不能見病不治,更不能諱疾忌醫。有些同志有過某些自由主義的毛病,現在認識了就力圖改正。在這次全會上有的同志已進行了自我批評,并幫助犯嚴重錯誤的同志去改正錯誤,這是共産黨員應具有的品質。發現了錯誤就自己承認,并幫助犯更嚴重的不同性質錯誤的同志去改正錯誤,這是共産黨内需要的朋友。共産黨人要這樣的朋友,不要那種拉拉扯扯、打掩護、打埋伏的朋友,那是資産階級的朋友,不是無産階級的朋友。
《增強黨的團結,反對資産階級個人主義》
(1954年2月10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27頁
 
    要徹底承認和改正錯誤,就必須堅決抛棄阻塞自己覺悟的那種資産階級卑鄙的個人主義的思想。打破了這一關,就會有共産黨人的勇氣,向黨揭露自己也認為是最醜惡的最本質的東西而不氣餒。
《增強黨的團結,反對資産階級個人主義》
(1954年2月10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27-128頁
    缺點和錯誤的改正要從領導做起,首先領導上要自我批評,要多負一些責任,問題總是同上面有關系的。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1961年6月19日),《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45頁
 
    改造靠自覺。自我改造的程度如何主要決定于自覺性。
    改造的方法要和風細雨,不能粗暴。這樣氣才能順,心情才能舒暢,才能接受幫助。幫助人不能給人“上大課”,知識分子最怕别人給他“上大課”,要促膝談心。
    改造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沒有人是專門改造别人的。自居于領導,自居于改造别人的人,其實自己首先需要改造。要對這種人大聲疾呼:“請你自己先改造!”任何共産黨員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可能什麼都懂。人生有限,知識無限,到死也學不完,改造不完。幫助人家,首先要學習人家的長處。
          《論知識分子問題》(1962年3月2日),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68頁